【统计学】同课异构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经验分享:中央财经大学 关蓉
关蓉: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同课异构”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统计学》课程主讲教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教学宣言
以数智赋能统计学教学,培养懂财经、会数智、有担当的新文科财经人才
一、教学特色和课程亮点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类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统计学”课程始终为财经人才筑牢统计能力根基。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逐渐显现教学适配性不足问题:教学内容体系固化、缺数智化内容支撑,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乏AI辅助统计分析之能,统计思维断档、未成“数据-分析-决策”完整逻辑链。
课程团队以OBE理念为指引,确立三维协同目标,通过“思政+AI”双赋能推动课程焕新。改革聚焦四大维度:一是重构内容,建“基础+应用+高阶”三阶架构,新增AI辅助模块并深化重叠内容的应用解读;二是创新模式,设计“三阶九步”学习链,依托实验教学云桌面强化沉浸式实践;三是融入思政,以“数智、历史、案例、议题”四维切入,借AI优化案例传递科学思维与价值理念;四是优化考评,构建全周期多维度评估体系,用AI生成学情画像形成教学闭环。其中,AI与“统计学”课程的深度耦合是突出亮点,数智化赋能贯穿教学全流程。
二、比赛收获和经验总结
非常荣幸能代表学校参加“同课异构”《统计学》教学竞赛。这次参赛不仅集中展现了我们团队在课程建设上的长期积累与创新想法,更通过和各高校的专家、同行深入交流,学到了多元的教学改革思路,见识了创新的实践做法,打开了AI融入课堂的新巧思。比如有老师在考评体系里把课程目标与考核环节、考核方式一一对应,形成清晰的关联网络;还有团队会依托自己的科研项目或大型调研课题,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学生强化实践能力;不同学校的老师在AI工具使用、课堂环节设计上各有巧思。总之,这次竞赛让我收获满满。接下来,我们团队会继续深化“统计学”课程改革,紧跟教育数字化的趋势,推动AI从单纯的工具应用,往教学逻辑重构、能力体系重塑的方向走得更深;同时也会进一步强化课程的实践导向,为学校培养财经拔尖创新人才贡献更多力量。